Saturday, September 8, 2012

Monday, July 9, 2012

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,没有走不通的路。

Tuesday, May 8, 2012

学会怎么哄老婆

Posted by luvfeelin 乐飞翎 ™

1、如果你的女朋友在你面前哭了,无论什么原因,请抱紧她,再反抗也要抱紧,趴在桌子上永远没有在你怀里安心;

2、如果你的女朋友指出了你的不是,请不要总是嫌她唠叨,若不是因为在乎她不会说你;

3、如果你的女朋友和你赌气不理你,不要也学她,这正是考验你们的时候,“脸皮厚”的精神此时不发扬又更待何时;

4、如果你的女朋友不听你的话,转身走了,一定要追上她,若真的还爱着,丢下她一个人你又如何放心呢;

5、如果你的女朋友说“你走吧,我不想理你了”,千万不要相信,女人最是口是心非,其实那是她最需要你的时候;

6、如果你的女朋友生气了,说心情不好不想吃饭,千万不要问她想干吗想吃什么,她一定说什么都不要,买好你记忆里她最爱吃的东西(最好是有包装的,这样等她心情好了再吃也不会冷),但一定不要以自己也不吃来威胁她;

7、如果你的女朋友对你们说狠话,请保持三秒钟不说话,然后搂过她的肩,笑笑说:“老婆,你讲话的声音真可爱!” 珍惜你们的女朋友,不要把她们想的坏想的复杂,女人要的永远最简单!

有时候,妥协不是一种认输,是一种洋溢理解的姿态;原谅不是一种懦弱,是一种写满珍惜的胸怀。

怎么去爱一个男人

Posted by luvfeelin 乐飞翎 ™

年轻时,我们不懂爱。我们以为不许他抽烟,是为了不让他得肺癌;不许他喝酒,是为了保护他的肝;不许他看通宵,不许他上网,是为了保证他的睡眠;不许他和朋友打牌、上馆子,是为了不让他荒废事业,一事无成。

爱 他,我们就要给他一定的空间。我们不能因为爱,就剥夺了他的爱好和自由。男人抽烟喝酒,就像女人逛街穿衣一样,那是一种由衷的快乐。没有了它,男人就少了 太多的快乐。所以,如果不是嗜烟酗酒,如果不至于影响健康,那么,抽烟的时候帮他点火,喝酒的时候陪他来两杯吧!也许你会发现,他的快乐其实就是你的快 乐。

男人喜欢什么,陪他就好了,窝在他的怀里,看他笑,看他狂,看他丧气,你只要陪着他就好,不要抱怨,也许当时他把你忘了,以至于你睡 着了,他都不知道, 但是,当他忙完时,他一定会温柔地抱起你。男人爱上网,你就让他上吧,有些时候,男人可以在网中找到成就感,找到英雄感,人总要有点精神寄托的。

男人当然更是少不了朋友的,只要他不是夜夜笙萧,偶尔和朋友聚聚,你该为他高兴。一个有朋友的人,他才不会孤独,不会偏执。不要嫉妒他的朋友,不要说你没有他的朋友重要,一个人的一生中,除了爱情,亲情,他还需要友情的。

拥 有时,我们不懂爱,易把亲近当疏远 。 我们会发现,我们爱的那个男人对谁都好。他在车上可以和陌生人亲切的交谈;他看见有老人会热心地让座;他在路上跟每一个熟悉的人打招呼;在外面他似乎事事 周全,可是,唯有对我们,他是那样的容易忽略。他会忘了你的生日,他会忘了陪你逛街,甚至放假后,他倒头就睡,他竟然都不陪你说话。

你很疑惑,为什么,为什么这个男人他对谁都好,唯独对我毫不重视?他陪朋友可以聊到深夜,为什么面对我竟无话可说,为什么让他陪我看电视,他就说累了要睡觉?亲爱的,千万不要这样想,他对谁都好,对谁都周全,那是因为他和他们有距离。

男 人是很虚荣的,他要面子,他也要应酬。而你,你是他的爱人,在他眼里,你就是自己人,他无须在你面前活得那样累。所以,你要明白一点,男人对你忽略,其 实,正是把你当作自己一样的看待。所以,不要抱怨他忽略你,记住,只要他能在和别人亲切交谈的时候紧握着你的手,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紧抱着你的身躯,那么你 就无须自己折磨自己。你要相信,他爱你就像爱自己。

拥有时,我们不懂爱,易把任性当撒娇。爱一个人就有权利霸道地说:“不要穿那件衣服, 难看死了。穿这件,这是我新给你买的。”张晓风在《一个女人的 爱情观》里如是说。其实,很多女人在她们的男人面前都是这样霸道任性的。我们以为爱他,就有权利要他这样,不要他那样。我们以为爱他,就可以翻看他的 口袋,看他的聊天记录,检查他的邮箱。我们以为爱他,当然就可以在他面前毫无隐瞒的发泄我们的情绪。

我们可以霸道,可以任性,只要我们的 霸道能让他体会到我们的依赖,只要我们的任性能够让他开心,那么所有的情绪都是可爱的撒娇:在寂静的夜里,你蹭 在他的怀里,不肯去睡是撒娇;走累的时候,你说走不动了要他背你,是撒娇;在他生气的时候,你摇摇他的胳膊,亲亲他的脸蛋是撒娇。总之,撒娇是爱情的调味 品, 是亲昵爱恋的自然流露,撒娇绝不是吵架的导火线。当我们的撒娇变成了一种执拗,当我们的任性变得不讲道理,当我们的爱恋变成了不信任。亲爱的,爱情将和我 们渐行渐远。
拥有时,我们不懂爱,易把怀疑当调侃-
我们爱他,真的,这种爱甚至可以深入骨髓。我们以为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最好,我们以为我们爱的男人,别的女人也一定喜欢。于是,我们把他含在口里怕化了,捧在手里怕碎了。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珍惜才好,我们变得患得患失,神经紧张-
因为爱他,所以,我们害怕失去。我们惟恐一不小心,他就被哪个女人给拐跑了。于是,我们开始失去自我,我们开始敏感多疑-
爱 他,我们就要相信他。只有你相信他,你才能更加幸福。因为你感觉到了幸福,你才会更爱他,而他也将更加爱你。而怀疑一旦植入你的心中,你的爱便在 一点点 消失。因为,你总把他往坏里想,自然,心理暗示着自己一天天远离他。你在痛苦中煎熬,你伤害着自己,也伤害着爱人。爱不是占有,爱是宽容 宽厚 是通达 是理解-

Thursday, May 3, 2012

【我。伤心】

【我。伤心】




我昨晚从首都的Bersih 3.0和平集会安全回来了,我要刻意强调Bersih 3.0和平集会中的“和平”两个字。

我,极度感动,昨天人在现场,亲眼看到数十万的请愿者及无数的自愿工作者显示出高尚的品德——守秩序、互相扶助、维持场地干净。

我,极度心痛,不是因为参加集会遭到攻击,而是被有些人污名为闹事者。但我很肯定并坚持的说:“我们真的不是暴民。”请别被政府操纵的主流媒体所误导。

我在此要告诉那些没有参与集会,只接触主流媒体的人们,整个集会,从早上开始集合,到游行,再到解散前,和平的就像一场盛大的民主嘉年华,大家欢歌笑语,我还和同行的友人开玩笑说,路上的人们仿佛在庆祝马来西亚得到世界杯足球赛冠军一样。

是的,当时在路上的参与者,爱国心就像当时的天气一般炽热,大家是为了这个国家更美好的未来,牺牲了一个周末,忍着酷晒,汗流侠背走上街头。

但是,在独立广场前,正当大家以为集会就将和平解散之际,暴政队突然无预警地向手无寸铁的人们发动攻击,水炮和催泪弹,就是我们的一个马来西亚首相纳吉所说的,警察会善待群众,还会给人民的水和饭吗?

我人在现场就吃了三次的催泪弹,大家正在慢慢解散的时候,第一粒催泪弹击向我们的方向,好快的,不到几秒钟的时间,根本没有时间让你拿出面巾遮脸,也没有办法拿出准备好的盐来含在嘴中,当场整个脸和手都非常的辣、眼睛刺痛流泪、喉咙呛辣、无法呼吸卻要发飙狂奔,但前后左右挤满了人又寸步难行的痛苦滋味,感觉好像就要死去那般。

正当烟幕减低,我们推挤到前方的时候,第二粒催泪弹又射来了…我们推挤着逃离到后边,第三粒催泪弹又射来…

过后,我看到大家都在蹲下流泪、呕吐、咳嗽、大骂…还有很多不堪入目的景象。

如果说,是有人试图闯入禁区,暴政队适度反击,还不至于激起愤怒。但是,是他们有心安排制造混乱,是他们在argo bank前突袭原本已经散去的人们,他们的职责只是不要让人们闯入所谓的禁区,那有何必连追几条街呢?

从独立广场到茨厂街附近的盘谷银行,一路狂追,一路施射催泪弹,这叫专业吗?是,的确是专业,只不过是专业流氓而已。

你可以说,安比嘉已宣布解散,为何人们还不愿散去?

朋友,我们可以重回现场看看,从masjib jamek到jalan tun perak,再到argo bank和律师公会前,几条街都充满着数十万参与者,当安比嘉3点宣布解散,我在argo bank场地要到3点45分才知道。现场通讯基本已经中断,手机完全没有讯号,你要人们怎要获取解散的资讯呢?

你们可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手机在当时完全不能使用吗?我们下一个帖会告诉大家,其实这是一个阴谋。

好,话说回头,就算是及时获得资讯,那几十万人退场,是半个小时能解决的吗?若干年前,曼联到访大马,8万球迷出席,bukit jalil体育场那带,有LRT,有巴士,还可以自己驾车,都需要一两个小时,才能散尽。更何况,4•28时LRT已经被封,数十万参与者要离去也只能靠自己的双脚慢慢走离现场,FRU这时进攻,说的过去吗?

有人说,警方是受到挑衅,才会有过激的行为。对,人有脾气,很正常,但是,作为一个专业的警员,是不是更应该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气呢?哦!我也太高估大马皇家警察了!他们充其量只是一群走狗罢了!

整个事件,包括了去年的709,我们一再而再的看到警方违背了中立原则,甘当国阵/巫统的打手。有人说,警员攻击时说是他们说政府出粮的,但是,他们怎么不想想政府的钱又是从何而来?

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老百姓,为何你们是非不分?这样攻击手无寸铁的我们?

写到这里,鼻子也酸了起来...眼眶也开始湿了…

一笔风雨一纸悲,一页古今一夜空

《採訪手記》

我是记者,一名中文报记者,我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。

在这个国家里,我自私地活了25年,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呼吸着,我原来也有一颗热诚的心。

... 我参与了4月28日的静坐集会,因为我也渴望国家有个干净的选举制度,争取一个干净的国度。

静坐集会里,我没有静静地坐着,因为还要工作,和各家媒体记者一样,在集会作前线报导。

我没有自私地作报导,面对着其他出席者也面对的遭遇,我将此遭遇,为生命作简单的记录。



4月28日,我以为会封城、也以为会有突击检查,清晨6时半就已出门,驶向这城市最深处。
《采访手记》

其实一路顺畅无阻,这城市格外宁静祥和,每一辆插身而过的车,仿佛都会报以一脸微笑。

目的地是KLCC,这是报馆给我的安排,我没很抗拒也没很欣荣,把车停在轻快铁站,就前去安邦路等候。

想起翌日报纸即将刊登的新闻,心里不断盘算出席者人数,3万、4万、还是5万,KLCC的清晨已有数千名出席者在聚集。

诧异,有那么多华裔子弟出席者,原来,一个干净的国度,不只是一两个种族的事,而是大家的事。


有人将鲜黄色的花卉,送给驻守的警员,我相信,其实警员也渴望一个真正、真正干净的国度。

早上10点钟,这里的人数不再只有数千名,已有数万人聚集一起了,我在电话里这么对主任说。

数万人是怎样的,大概是像寸步难移的联邦大道或LDP那样,我当时也无法作出形容,唯有和大伙迈起前往独立广场的脚步。

集会的第一步是什么,我其实一点都不清楚,也未认真想过。路的尽头有一排警察排人墙,我以为率队者会前去与警察接洽。

原来不是的,走在数万人最前面的红衣志工团们,以身体率先冲过警力最薄弱的防线,让后面的黄流,水滴石穿。



当时是没想过志工团们是训练有素的,亲眼看到第一个穿过防线的志工团成员破防后,就被警员制伏了。

心想,为何这里数万人都没人前来向警方抢人,为何其他志工团都没前来理论,其实,想了很久才明白。

原来,一个志工团被抓,后面还有好多个志工团成员,其他的更不该来帮忙,以免也被抓。

我当时顿悟了一下,真的,不该为了救一人而减少兵力,攻守具备的志工团们依旧集中力量,保护出席者。

这群,都是团结的马来西亚人,团结精神的感染力,不是你在小学或者国民服役里随便可以感受得到的。



穿越首都多条马路,未有警员干扰,交警和志工团一路开路、维持交通秩序,将数万人带到苏丹街与另一群人会合。

中午时分,会合起来的人数到底有多少,当时不敢胡乱猜测,想致电主任说此处人数多得无法估计,电话却已无法使用。

原来,前线报道都无法看完整个形势,却可以看透参与者们的一举一动,一静一止,人数就交由报馆内的主任自己慢慢算。

烈日下,一直不敢饮用太多水,因为这是静坐抗议集会不是嘉年华,没人会准备流动厕所给我们使用。

背包里有面包,也不敢立即食用,担心自己还不是最饿的时候就把面包吃掉,接着就真的要挨饿了。



参与是参与,我还是要工作。与数名参与者闲聊,惊觉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,有公民意识的知识分子。

当天是星期六,一些人还是要工作,他们声称向公司要求提早下班,前来参与集会。

原来,高收入群、专业人士、知识分子,不是人人都是商女,并非都不知亡国恨,争取干净国度不分种族,不分阶级贫富。

一些父母,以英语对着似懂非懂的孩童,解释为何这里聚集那么多人,其实,父母们都希望孩子们有个健康、干净的未来。

越靠近独立广场,越寸步难行,手机越无法使用,只能通过其他报馆记者使用的对讲机,了解这50万人的集会动向。



下午两点,对讲机里传出安比嘉和安华被人群送着到独立广场,我以为,集会即将结束...

接到通知后,我想赶紧将此事告知主任,写好信息才想起这里手机无法使用。

和另两名中文报记者,挤在难以移动的人群中,一直朝广场前进,想要了解广场防线前发生的事。

原来这是很痛苦的,越前面的地方,越拥挤多人,前面发生的事,看不到、听不到。

耳边响起50万人高喊的“Buka”,短促有力,振奋人心,大家都在叫警方打开广场防线。



什么鬼?为什么大家都在向后跑,原来前面已在发射催泪弹,皱眉心寒许久,内心只有疑问。

取出口罩,拿出湿布,保护鼻子和眼睛,我以为这样会没事。鼻子先冒出一堆鼻水,接着是眼睛,一阵刺痛后已无法睁开。

这种感觉是要怎么形容,只能形容有人用特别辣的Tom Yam汤帮你洗澡的感觉,皮肤也开始刺痛麻痹。

四处一片白雾,五官极度不适,睁不开眼看前方路,耳朵听到的声音和眼角瞄到的东西也不符合,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幻觉。

从背包里再取出一支小牙膏,拼命往嘴巴里面挤,真的,是有效的,有了一点存在感了,双脚还是一直往人群逃跑的方向跑。



没有采访这种集会的经验,我去到一个没有烟雾的地方后,感官已恢复,却不知道下一步要怎样走。

是不是应该和其他出席者那样,离那些镇暴队人员越远越好,如果我选择远离后,需要做什么。

不是年少轻狂,只是不惧挑战,我决定回到靠近镇暴队发射催泪弹的地方,因为我认为我是在采访和报导。

后来才知道我错了,我前到靠近镇暴队的方向,他们不理会你是不是记者,接二连三地发射催泪弹。

在敦拉萨路上,我当时是最靠近执法人员的人,在旁边店铺走廊洗眼睛躲了一阵子,我觉得现场画面精彩,随即拿起手机拍照。



忽然又觉得这好像不是正确的采访方式,前方有多少名镇暴人员,有多少枚催泪弹,根本无法计算。

后来想想,如果等下告诉主任这里有人发射过催泪弹,他该不会问那么详细,于是我又开始撤退。

一路上有很多孩童,都在凄惨哭着,其实他们父母都有在,父母们也已自身难保,闭眼紧握孩子的小手,却没有手为自己擦眼睛。

撤退回到没被催泪弹殃及的地方时,一名印裔男子以粗盐,教我放进嘴里,一名巫裔男子教我把盐含在舌头底下,还有另一名巫裔男子给我一颗像Mentos的药丸,教我咬碎它。

原来早上的那股团结精神,到灾难来临时,久久未散去,大难临头,出席者们却还能互相关心,我承认真的感动了。



从敦拉萨路撤退到Sogo途中,我一直都在工作,有一名年迈的华裔老先生以英语告知我,说他女儿被催泪弹击晕。

我问他为何不去医院陪她,他回说“集会都还没结束”,而且他妻子和另一名女儿都还在这里,知道那女儿安全被送到医院就好了。

在KWSP露天停车场遇到一名拖着一名小童的巫裔男子,问我Maybank在哪里,我朝天指向Pudu方向的Maybank大厦。

他告诉我说5岁的儿子走散了,当时手机又无法使用,我顿时替他感到无助,此时又不能向警员求助,怎办?

他默默走开了,对于这里,我越来越感到寒冷,找到一个手机线路比较好的地方,将这些人的遭遇告诉主任。

心里的不舒服,不只是来自催泪弹。



回到Sogo附近时,看到敦拉萨路有人高喊尖叫,同时有一辆警车急速驶过,没错,这是网络广传的警车失控翻覆事件。

首先是一辆交警的四驱车经过,一群人纷纷朝警车抛掷水瓶、纸箱、鞋子等物品,不过这辆警车安然无恙往独立广场方向驶去。

接着,是一辆普腾华嘉警车急速驶过,车镜和挡风镜先遭人击裂,然后破碎,接着传来一阵“碰”一声。

传来巨响时,我只听到声音,和众人急速趋前去看时,却不知道当时警方发射水炮还是催泪弹,大家又快速离开现场。

我没趋前去看,和一群人避开了一轮镇暴队的攻势,再回去时,知悉一名警员及两名公众受伤,被救护车载走了。



将上述事件致电报给主任,电话未挂断时,又要为了避开水炮车而逃,主任在电话中也不忘叮嘱我要小心。

这一次从Sogo被水炮车追到Dang Wangi轻快铁站附近,当时很想就这样上搭轻快,背着背包去拿车回家。

当时只是四点,集会还未真正结束,而且下班时间未到,我走到《东方日报》报馆门口,询问了通去Masjid Jamek的小路。

背紧背包继续走时,发现很多集会者都已离开,有人在印度街路段收拾和清理,有人则开档口摆摊,我以为,一切真的真的要结束了。



去到独立广场,那里暂时已安全,没有水炮车和催泪弹,同时也遇到其他同行和同事们,我又以为,快要下班了。

岂知又有一大群激昂的集会者,高喊口号接近广场,警员们无故愤怒起来,对着在场的公众和记者呼喝驱赶。

看到《光明》摄记安健被警员拳打脚踢,当时他已不断表明自己是媒体,想挣脱.

后来看到他终于死心不挣扎了,还一直喊“cukup”,但警员们还不停止围殴他,我看到他脸部流血,才知道就算媒体记者,也未必安全。

由于被驱赶,我循着Masjid Jamek方向走去,遇到两名驻守该处的女记者,她们说:警察追人时,你千万要定定站着。



相信警员们已接获指令,逮捕其他所有集会者,我以为只要我定定站着,带着媒体证,就会没事,原来不是的,。

有一对站在一旁的情侣,站着看警方逮捕集会者时,该名男子无故被捕,还被警员拳打脚踢,其女友则哭喊拉扯,叫警方不要抓人。

我想,当时人群的区分方式,只有警察和非警察,而非警察就要被追打,所有女性则得以幸免。

我察觉有两名警察冲着我而来时,我知道是时候拔腿逃跑了,就算站着不动,就会被追着殴打,所以唯有设法逃跑。

后来,被追到轻快铁站前面的Masjid Jamek回教堂时,心想,躲在回教堂应该会没事。



于是,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走进回教堂,我不确定我是不是不会继续被追打,不过回教堂里有很多人,我开始安心了。

回教堂门外不断有无辜的公众,被警员们殴打至手脚骨折,连驾驶救护车的医务人员也被逼躲在回教堂内。

后来,回教堂的人开始无法忍受警方的不理智逮捕行动,关上大门,不允许警员前进。

警员们则继续在其他地方,追捕其他不愿离去的集会者,甚至潜入隔壁HSBC,以及轻快铁站的范围内抓人。

我承认,这些后来被逮捕的集会者确实比较凶悍,不断挑战警员的容忍度,不过他们一旦被抓住,就难免被殴打至头破血流的遭遇。



镇暴队的水炮车已在回教堂前面协助警方的逮捕行动,有次水炮车不小心溅到回教堂附近无辜的公众,遭到公众高声喝倒彩表达不满。

闻到喝彩声,一群警员又要前来回教堂抓人,不过水炮车上的指挥官当场喝住警方,还警告带队警官要看好他的人,不要再失去理智地行动。

在回教堂内的我,将这些事件一五一十收入眼帘,我知道,警员们已经恼羞成怒了,他们的同行被打伤,又受到一小群顽固的集会者的挑战。

他们火遮眼地采取行动,血腥和暴力,还不断被回教堂内躲藏的公众高声骂“Anjing”,不过其实他们也和集会者一样,大家已身心疲惫了。



我在回教堂内躲藏了两个小时,有人问我是不是NGO,我说不是是记者,他了解地劝我先不要出去,外面的执法人员已经失去理智了。

我问他我是否不该在这里时,他说,没关系,回教堂不阻止任何人走进来,只要不进入祈祷室就好,你放心地在这里等他们走了才出去。

当时接近傍晚七点,在回教堂内又累又饿,从背包里取出没有温度的咖啡和清水,一饮而尽,虽有面包,却不敢在回教堂范围内无礼地食用。

直到晚上7点多,外面的气氛缓和了,几乎所有集会者都已被警方逮捕,也没有冲突发生,才离开回教堂,走回独立广场。



当时这里的事件已告一段落,主任通过电话,告诉我说可以下班了,才会合其他记者,一起离开这里。

临走时接到电话说,那两名被警车失控撞到的公众,已在中央医院不治身亡。经历了心寒的一整天,早上和晚上时候的心情,完全不一样的。

看到报章内有记者说过,无故在集会吸过一次催泪弹,心中的愤怒,是一辈子也不会消去的,好像对此有了同感。

不过这种的愤怒不是针对警方,而是利用警方的一群人。这一天造成的悲剧,不是警方,也不是集会者,而是指使警方守住一个“空草场”的人。

这些人为了守住一个空旷草场,让警方为此向50万名公众发射催泪弹和水炮,还闹成暴力事件,可是,他们真的是在“保护”着一个草场吗...

我不是任何政党的支持者,只是觉得如果现在的执政者真的无可救药,唯有指望可以带给我们希望的人,希望警方们经过此事,也要谨慎跟从指使。


一笔风雨一纸悲,一页古今一夜空。文字记载了记忆,记录了生命。

作者:Kennichi Kai
原文:www.fb.com/notes/kennichi-kai/采访手记/10150856080140033

Tuesday, February 14, 2012

“生死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

“生死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
  
  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,是浪漫而美丽的传说。执手千山万水骤然缩短,执手恩怨情仇悠然消散,执手泪眼不忍相看,执手相思,相思难眠。
  
  执手之时,冷暖两心知;执手之时,悲喜两忘。无奈的是执手后的悲哀,无奈的是分手时的凄绝。
  
  执手因为爱。
  
  爱的越真,心越清纯;爱的越深,情越质朴。执手时,绝不疯狂,绝不偏私。
  
  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?
  
  执子之手,生死两忘!
  

  曾经以为所有的爱情故事都一定要惊天地,泣鬼神才算完美,曾经以为只有留有残缺的爱情才是最美的……
  
  曾经以为每个人的爱情都一定要轰轰烈烈才能称得上爱情……
  
  曾经以为所有的爱情都有花前月下,海誓山盟……
  
   然而这些爱情都只是在小说里才会出现的场面,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,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,没有那么多催人泪下的梁祝式爱情故事。于是我们开 始从虚幻的世界走向现实的世界,我们开始不再向往那么多的山盟海誓,我们只是渴望能有这样一份爱情——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  
  曾经无限向往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浪漫,曾经无限向往同生共死的壮烈……
  
   也曾经无限向往在天愿做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忠贞,但自从与那人携手走过黑夜里的漫漫长路,在瑟瑟寒风中任他为我披上外套之后,就死心塌地地认同了 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的爱情——不为什么,尽管轰轰烈烈使人感动,但平平淡淡同样震撼人心。也许我们的生命里并没有如画的风景,但至少我们拥有美丽的野花, 在湿润的土壤里同样可以散发香气。
  
  或者平平淡淡正是人生的真谛吧,我们虽然不能一同浪迹天涯,红尘作伴,但我们至少可以享有每个美丽的清晨和黄昏,我们可以执子之手地走过所有漫长的道路,哪怕路途中有着无数艰难险阻。
  

  执子之手,看似是句平淡无奇的话语,其间却包含着那么大的勇气。不为什么,只为你,漫漫长夜里执子之手,走完那一段又一段的长路,坎坷的道路上执子之手,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,在所有的道路上与你携手走过,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渺小。
  
   执子之手,在雨中共撑一顶小小的伞,在风中共披一件温暖的外套,让所有的山盟海誓都在此刻黯然失色,让执子之手的伟大爱情感动这个世界。在下雨的时候, 你在车站孤伶伶地望着纷飞的雨线,你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沉郁。这时从旁边伸过一把伞来,为你遮住了纷飞的雨丝和阴暗的天空;你不用回头,便知到是如山如海 如蓝天的我正站在你的旁边了,便有一种极温暖极踏实的感觉涌上心头:雨丝就让它纷飞吧,天就让它阴暗吧,此时你已有了一把伞,而你的心情也因此而阳光灿 烂。
  
  也许只是什么话也不说,只是在这漫长的道路上携手走过每一个路口,把我的真心放在你手中,携手走过一生一世的灿烂。